小型且負責任的農村社區設計方法(Permaculture)

永續生活環境設計!當然經由我們用心經營與利用適切的科技輔助來修正、未來擁有一個自然的生活環境絕對不是夢!


一、 先要認識基地資源


  1. 自然環境:日照方式、土壤屬性、動物、植物、水源與水質......。
  2. 人文環境:歷史、建築.......。


二、 基地調查內容與分析


  1. 位置: 地圖:空照圖、地籍圖與地形測量圖。
  2. 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水文、土壤與動植物。
  3. 基地內要素分析:地形、通道、建築物與水源。
  4. 既有設施:道路、排水溝、公共設施與建築物分佈。
  5. 人文:開發歷史、社會經濟結構與土地利用現況。
  6. 氣候:日照、雨量、盛行風、微氣候與溫度。
  7. 基地外條件:人口、教育環境、經濟活動、污染源與地區歷史。
  8. 法令限制:水土保持、建築物、輸配電、區域計畫與防災。


三、 設計結構物:生態綠建築


  1. 居家設計:風水方位、微氣候、給排水、防災與節能。
  2. 能源策略:生物能、太陽能、風力與水力等可循環使用的適切科技。


四、 園藝生態:可食地景(具有美學的生產性景觀)


  1. 住家周邊植栽
  2. 香草保健植物
  3. 高密度使用與活動區域
  4. 集約畜牧
  5. 樹籬與棚架


五、 食物生產:含水生植物


  1. 食物森林:複層食物種植
  2. 果樹
  3. 主要作物
  4. 病蟲害管理


六、 動物畜養:含水生動物


  1. 適合當地條件
  2. 是否對環境有利
  3. 自己的需求與喜好
  4. 土地面積
  5. 飼養條件
  6. 覓食能力
  7. 生殖習性
  8. 動物福利


七、 水生栽培:注意重要環境因素(PH值、面積、深度與氣溫等)


  1. 食物
  2. 地面覆蓋物
  3. 動物飼料
  4. 手工藝纖維
  5. 水質控制
  6. 親水景觀


八、 預防災難 :收集當地的相關資訊與歷史記載


  1. 火災
  2. 風災
  3. 土石流
  4. 地震
  5. 人為災害


九、 永續生活社區策略 : 使用更少資源、無毒且可回收使用的、手工的與

小型的地方事業。


  1. 法律架構:可以在達到自然的生活環境後廢除。
  2. 經濟策略:社區經濟支持系統(社會企業)。
  3. 社會策略:將消費行為轉換成生產、參與社區發展、保護環境與活化社區!


結語:


當現在的生活需求無法從系統內部供給之時、我們將會付出能源過度消耗與環境污染的代價!如果現在利用小型且負責任的農村社區解決人類去面臨地球滅絕的大問題、以行動關心地球關心人民分享所餘、其實自然美好的生活環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