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瓜










山苦瓜 ‧英文名稱: kakorot
‧學名: Momordica charantia var. abbreviata.
‧科名: 葫蘆科 ( Cucurbitaceae.) ‧別名: 野苦瓜、短果苦瓜、假苦瓜、小苦瓜。
‧原產地: 原產熱帶亞洲。
‧分布: 在台灣現已馴化為野生植物,中、南部中、低海拔山區、野地、路旁、荒廢地經常可見。
‧用途: 瓜果可當野外救荒野菜。藥用:果實含有高成分「苦瓜鹼」,有促進食慾、解渴、清涼、解毒、消腫、袪寒的功效。
‧特性: 一年生蔓性攀緣草本植物,分枝繁茂,蔓具有捲鬚和毛茸,可攀緣,全株具有特異的臭味,比一般苦瓜矮小。
‧葉: 葉片輪廓近於圓形,廣大有5~7裂狀。
‧花: 春至夏季開淡黃色花,花冠五深裂。
‧莖: 綠色莖,有稜。
‧果實: 瓜果長卵形,末端呈尖嘴狀,果體約只有一般苦瓜的1/10~1/15大,表面有疣狀突起及軟刺,十分玲瓏可愛,未成熟果皮為濃綠色,成熟果皮為橙黃色,果熟透自然裂為3片,向外翻卷而露出被有深紅色假種皮的種子。
‧其他: 山苦瓜,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台灣現已知苦瓜含苦瓜素,故帶有苦味,煮後轉成苦甘味,有促進食慾、解渴、清涼、解毒及軀寒之效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