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荷花

薑荷花 ( Curcuma alismatifolia )
屬於薑科 (Zingibrceae) 薑荷屬 (Curcuma 或稱薑黃屬、鬱金屬 )
多年生草本熱帶球根花卉,原產於泰國清邁一帶,約在民國 78 年間由業者輾轉自泰國引進。
由於粉紅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為薑科,業者稱其為薑荷花,一直沿用至今。薑荷花引進之初在嘉義一帶種植,早期因不諳薑荷花生長習性,以致因管理及採收後處理不當,導致切花品質不佳,瓶插壽命也短。但近幾年來,由於業者的努力與經驗的累積,栽培技術已有長足的進步,品質也大為提高,薑荷花的切花已廣被插花老師及一般消費者所接受。
薑荷花的花期約在 6 月初至 10 月中上旬,正值本省夏季切花種類、產量較少的時期,正好可以彌補夏季切花之不足,尤其是因其花形像荷花,花色又討喜,常被用來作為敬神禮佛的花卉,因此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或宗教節慶,市場需求量明顯增加,甚或偶有供不應求的現象。目前栽培地區散布在花蓮、台中豐原、南投草屯、彰化田尾、嘉義港坪、及屏東縣的鹽埔鄉、九如鄉、內埔鄉等地均有零星栽培。
薑荷花的形態特性 薑荷花的種球由圓球狀至圓錐狀的球莖 ( 或稱根莖 ) ,及著生於球莖基部的貯藏根 ( 或稱營養球 ) 所組成,一個球莖可著生 1-6 個不等的貯藏根。球莖上有二排對生的芽,但春季種植後一球莖通常僅萌一個第一代芽;新芽萌芽後,葉片展開 3-5 片時,開始抽出花序,隨後花序發育,花梗抽長並開花。在露天栽培下,切花長度約 40-60 公分,遮陰處理則可達 70 公分以上。 薑荷花的葉片為長橢圓形,中肋紫紅色,在露天栽培下,平均葉片長度約為 30 公分寬度約 5 公分,一般比花莖短。但在遮陰栽培下,葉片較為狹長,長寬可達 45 公分,有時甚或比花莖還長。在田間栽培時,上午 10 時以後,因日照強度增加,溫度升高,葉片常會因失水而有反捲現象。 薑荷花的花序為穗狀花序,花梗上端有 7-9 片半圓狀綠色苞片,接著為 9-12 片彩鮮明的闊卵形粉紅色苞片,這些粉紅色的苞片形狀似荷花的花冠,是主要觀賞的部位。
目前栽培品種的粉紅色苞片尖端帶有綠色斑點,是其特色也是他的缺點。薑荷花真正的小花著生在花序下半部苞片內,每片苞片著生 4 朵小花。小花為唇狀花冠,具 3 片外花瓣,及 3 片內花瓣;其中一枚內花瓣為紫色唇瓣,而且唇瓣中央漏斗狀的部位為黃色,是目前本省主要栽培品種的特性。 薑荷花新芽在頂芽花芽分化、開花的同時,莖基部逐漸肥大,形成圓球狀至圓錐狀的新球莖。新球莖的基部直根狀的營養根的根尖,則在入秋後逐漸肥大形成球狀的貯藏根,而形成新的種球。

留言